我在80年代当后妈的艰难岁月里饱尝心酸和苦楚

发布时间:2025-06-20 03:20  浏览量:1

人间三千事,字字不易书。人生各有路,冷暖自知苦。

曾有人说:“日子难的是一时,撑过去,风月自来。”可我在那八十年代,身为后妈的日子,却像是一汪没有尽头的深潭——沉沉浮浮,万般滋味,只能哑口在心头。

最初嫁进那个不属于我的家,满怀憧憬,也带着隐忍。

那年冬天,雪花压了老屋檐。我的心啊,也被那看不见的冷风吹透。继子的目光,带着防备和委屈,他小心翼翼叫我“阿姨”,却从不唤我一声“妈”。丈夫的沉默,娘家的牵挂,左手是责任,右手是无奈。我想拼了命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可生活偏偏要教会你什么叫顺从天命。

柴米油盐酱醋茶,日日是考卷。后妈的身份,让我处处小心,言语怕多,笑声怕大。别人家的孩子哭闹,是天性;我的继子若有半点不快,就是我这个“外人”没照顾好。有时候饭菜咸了淡了,婆母一句“终归不是亲娘”,我的鼻头顿时酸涩,泪只能撒在灶膛里,再化作晚饭桌上的筷箸轻响。

漫长日子里,我开始明白,后妈的世界没有童话。

没有人掌灯等你回,小屋只有自己的影子窄长。村里人嘴比刀还利,总爱翻弄过往。他们说“扫把星嫁进门”,说“拖油瓶难养活”。那些风言风语,有时候比寒冬北风还要冷烈。可我咬牙熬着,不为别的,只为孩子有饭吃、有书读,为丈夫能得家安稳。

多少个夜晚,孩子生病,发烧睡不安稳。我捧着药碗,守在床边,如履薄冰。天微亮时,他迷糊中喊了我一声“妈”,那一刻,世间所有委屈与眼泪,都变得云淡风清。原来,善意就是这漫长苦日里最温柔的光。

岁月悠悠,生活如水。一颗心,在风雨中学会了柔软,也学会了坚强。有时夜深人静,窗外稻草人静候田埂,院里那只老狗偶尔低吠。我的生活啊,如那青灯下的经卷,素淡而安然,在不断翻页中自有道理——

人生并无亏欠,每一步都算数。你给出的真心,就是你的光芒。你经历的苦难,将来总会开成花。有些爱虽迟,但不会缺席;有些痛虽深,却能治愈自己。

如今回首,那些凄风苦雨的日子已随江流东逝。儿子已长成少年,高高瘦瘦,偶尔会悄悄为我披一件外衣。婆母也苍老了些,说我“比亲女还细心”。而我,只愿余生安好,种几株花草,看炊烟起落。

“百转千回皆过客,一念执着便是家。”

若你也是走在人生泥泞路上的后妈,请莫心冷。

你的辛酸无人知晓,但温柔必将被懂得。

你的善意,总会照亮前路,也终会溶化心头的旧霜。苦日里自有春光,愿你永远被岁月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