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19分48秒攻占敌人8个山头,发明了经典的“三三制”战术!
发布时间:2025-07-15 04:12 浏览量:1
他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魏巍塑造的"小老虎"、是电影《上甘岭》中英雄连长张忠发的原型之一。
1951年深秋,朝鲜半岛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志愿军战士们的脸庞。张立春蹲在战壕里,用冻得通红的手指紧了紧腰间的手榴弹袋。远处传来美军坦克引擎的轰鸣声,震得脚下的冻土微微颤动。
"连长!团部急电!"通讯员小王猫着腰跑过来,递上一张被汗水浸湿的纸条。
张立春展开纸条,眉头越皱越紧。纸条上写着:"敌机械化部队将于一小时内通过8-15号高地,你连务必在20分钟内抢占该区域,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重复,20分钟。"
"这不可能!"副连长李大锤凑过来一看,黝黑的脸上写满震惊,"八个山头,平均两分半钟一个,美军又不是稻草人!"
张立春将纸条揉碎塞进口袋,眯起眼睛望向远处起伏的山峦。8号到15号高地呈蛇形分布,每个山头都有美军布防。他掏出怀表看了看——下午3点20分。
"传令兵!"张立春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全连集合,准备进攻。"
三分钟后,三连一百二十名战士整齐列队。张立春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寒风将他单薄的军装吹得猎猎作响。
"同志们,上级命令我们在20分钟内拿下那八个山头。"他指向远处,"我知道这很难,但如果我们拿不下来,美军坦克就会碾过我们后方医院的伤员!"
战士们沉默着,但眼神已经变得坚毅。张立春从腰间抽出刺刀,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寒光:"我带头冲锋,怕死的现在可以留下。"
没有一个人动。
"好!"张立春跳下岩石,"一排从左翼迂回,二排从右翼包抄,我带尖刀班正面突击。记住,不要恋战,用最快速度解决战斗!"
3点25分,三连如同三把尖刀,同时刺向8号高地。张立春冲在最前面,他的棉鞋踩在冻土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距离敌军第一道防线还有五十米时,美军机枪突然开火。
"散开!"张立春一个侧滚躲到岩石后,子弹在他刚才站立的地方溅起一串土花。他从腰间摸出手榴弹,用牙齿咬开拉环,默数三秒后奋力掷出。
"轰!"爆炸掀起的气浪掀翻了一挺机枪。张立春抓住机会一跃而起:"同志们,冲啊!"
尖刀班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瞬间冲入敌军阵地。张立春看到一个高大的美军正架起火箭筒,他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刺刀直取对方咽喉。美军士兵仓促闪避,刺刀划过他的肩膀。张立春就势一个肘击,正中对方太阳穴,那美军闷哼一声栽倒在地。
8号高地的战斗只用了两分钟。张立春看了眼怀表——3点27分。
"留一个班驻守,其他人跟我来!"他抹了把脸上的血迹,带头冲向9号高地。
9号高地的美军显然已经接到警报,密集的火力网封锁了上山的小路。张立春趴在一块凸起的石头后面,子弹打在石头上迸出点点火星。
"这样硬冲不行。"他转头对机枪手赵铁柱说,"给我火力掩护,我从侧面绕过去。"
赵铁柱架起机枪开始扫射,张立春像只灵活的豹子,借着弹坑和岩石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敌军机枪阵地。他从腰间抽出工兵铲,在距离敌人五米处猛然跃起。
"杀!"
工兵铲带着风声劈下,正中机枪手的后颈。另一个美军惊慌转身,张立春已经拔出刺刀,一个突刺捅入对方腹部。他拔出刺刀时,滚烫的鲜血喷溅在脸上。
"9号高地拿下!"张立春站在制高点挥舞着染血的刺刀。时间:3点30分。
接下来的战斗如同闪电战。10号高地,张立春用手榴弹炸毁了敌军碉堡;11号高地,他带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刺刀都捅弯了;12号高地,他左臂中弹,却依然第一个冲上山顶...
当时针指向3点40分时,张立春已经站在14号高地上,他的军装被鲜血和汗水浸透,左臂的伤口简单包扎后还在渗血。远处,15号高地上的美军正在疯狂构筑工事。
"还剩最后一个,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李大锤喘着粗气说。
张立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没时间了,必须一鼓作气拿下。"
15号高地地形险要,三面都是陡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顶。美军在山腰布置了三道铁丝网,山顶的重机枪可以覆盖整个山坡。
"正面强攻是送死。"张立春观察片刻,突然指向高地背面,"那里!悬崖虽然陡,但可以攀爬。我带三个人从那里上去,你们在正面佯攻吸引火力。"
李大锤瞪大眼睛:"连长,那悬崖至少有三十米高!"
"所以才出其不意。"张立春已经解下装备,只带了两颗手榴弹和一把刺刀,"如果我成功了,就发信号弹;如果十分钟后没动静,你们就强攻。"
3点42分,张立春带着三名战士悄悄绕到高地背面。悬崖比想象的还要陡峭,结冰的岩壁滑不留手。张立春用刺刀在冰面上凿出踏脚点,一点点向上攀爬。刺骨的寒风像刀子般刮过脸庞,冻僵的手指几乎握不住岩石。
爬到一半时,一名战士失手滑落,幸好被下面的树枝拦住。张立春咬紧牙关继续向上,指甲缝里渗出的鲜血在岩壁上留下暗红的痕迹。
终于,他抓住了悬崖边缘。小心翼翼地探头观察,发现五米外有两个美军哨兵正在抽烟。张立春悄悄翻上悬崖,像幽灵般接近敌人。第一个哨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记手刀砍中颈部昏死过去。第二个哨兵刚要举枪,张立春的刺刀已经抵住他的喉咙。
"别出声,否则死。"他用生硬的英语说道。美军士兵颤抖着举起双手。
张立春迅速解决了哨兵,向悬崖下发射了一颗红色信号弹。随即他冲向重机枪阵地,那里四名美军正全神贯注地对着正面山坡扫射。
"为了新中国!"张立春怒吼一声,两颗手榴弹同时出手。
爆炸声中,机枪阵地化为火海。张立春正要冲上去补枪,突然感觉后脑一阵劲风袭来。他本能地低头,一把军刀擦着头皮划过。
转身一看,是个身材魁梧的美军上尉,蓝眼睛里燃烧着怒火。上尉二话不说又是一刀劈来,张立春侧身闪避,刺刀与军刀碰撞出刺耳的金铁交鸣。
两人在硝烟弥漫的山顶展开生死搏斗。美军上尉显然受过专业格斗训练,每一刀都又快又狠。张立春左臂受伤动作稍慢,一个不慎被踢中腹部,踉跄后退几步。
"Chinese pig!"上尉狞笑着逼近,"You die now!"
张立春啐出一口血沫,突然将刺刀掷出。上尉急忙闪避,张立春趁机扑上去,两人一起滚倒在地。军刀在搏斗中脱手,两人开始最原始的肉搏。
上尉凭借体型优势将张立春压在身下,双手掐住他的脖子。张立春眼前发黑,挣扎中摸到了一块尖锐的弹片。他用尽最后力气,将弹片狠狠刺入上尉肋部。
"啊!"上尉吃痛松手,张立春趁机翻身而起,一记肘击砸在对方太阳穴上。上尉摇晃几下,终于轰然倒地。
这时,李大锤带领的战士们也冲上了山顶。张立春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掏出怀表——3点44分48秒。
"报告连长,15号高地已被我军占领!"李大锤敬礼道。
张立春想回礼,却突然眼前一黑。在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刻,他听到远处传来的我军冲锋号声——大部队正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势如破竹地冲向敌军腹地。
在多次战斗中,张立春使用的"三三制"战术后来成为志愿军经典战术之一,这种以小组为单位交替掩护前进的战术极大减少了伤亡。
被俘的美军上尉后来在战俘营中承认,中国军人是他见过最勇敢的战士,这场战斗改变了他对东方军队的看法。
张立春在朝鲜战场上任连长,立过五次战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际勋章,与金日成首相合过影。
张立春,在转业后挑过大粪,卖过苦力,最后以修鞋为生。2006年10月29日逝世,享年82岁。修鞋的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坚持不收军人、学生的钱。
就是这样一名传奇英雄,在默默无闻修鞋的岁月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