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糖,母亲的一句真话,童年的回忆

发布时间:2025-06-01 19:37  浏览量:10

又“六一”节了,今夜无眠,又翻开老照片,回忆童年故事。记得大约1974年初春的一天晚上,当时我十岁了,听母亲说要开“批斗”会,那大会议室就在我家隔壁,大约晚7点,有区供销社四十多个职工,那天天气寒冷,会议室中间烧了一堆炭火,我站在门角边,听到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后主任宣布开会了,主要内容是批林批孔,对象是糖厂厨师代师傅,代师傅约50岁,听母亲讲,是解放前糖食制作房一地主家的子弟,解放后因其有制糖手艺,区供销社开了一小糖食厂,叫他在该厂上班,也因勤劳表现良好,叫他掌舵厨师。因他成份地主后代,这晚批林批孔会,主任叫大家批斗他,但大家不知怎么说了?代师傅烂着脸,一脸茫然不解。后主任叫糖厂厂长发言,厂长沉默了好一会,才挤出一句:“做花生糖时,代师傅放白糖多了,浪费了”。于是大家质疑代师傅了。代师傅还是一脸茫然,不敢答话。

当时我母亲是供销社保管员,于是主任叫我母亲发言。母亲说:“这么多年了,我发给代师傅的白糖和花生比例,都是一样的。做花生糖时,我也在现场,花生烘焙好后按比例喷洒白糖水,逐渐冷却后包装,放入保管室,又发到销售门面上。这么多年了,是这样的呀,没有浪费!我是党员,要讲真话。”

大家听了,无话可说了。主任最后宣布:一,代师傅是地主后代,由于大家的批评教育,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但还要加强思想改造;二,根据上级通知,制作两个稻草人,稻草人上写上批林批孔,该稻草人制作工作,由代师傅三天内完成。好了,散会。”

主任严肃宣布散会,又仿佛满脸笑容,完成了一次重要,严肃的批斗会了。

稻草人

过了几天,区供销社大门边,用竹架撑着两个稻草人,脸上烂脸,胸前背后写着“打倒孔老二批林批孔!”

今天六一节,又回忆母亲,半个世纪过去了,母亲的一句真话,让无辜人免遭了痛苦。母亲善良,向母亲致敬!

注,母亲1937年生于农民家庭,21岁参加工作,党员。1993去世,享年56岁。我没照顾好母亲,深感内疚。今六一节,写以此文纪念母亲(约800字)

大约1967年,我与母亲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