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政财务侵吞低保户电费170万,九年终落网!

发布时间:2025-05-18 12:34  浏览量:7

湖南茶陵县民政局财务人员何艳因侵吞低保户电费补贴170余万元,近日被判有期徒刑五年。这起“蚂蚁搬家式”贪腐案,暴露基层民生资金监管的致命漏洞,引发全民愤慨。

2016年,何艳发现县民政局下属社会救助局撤销后,其账户内仍有420万元未发放的电费补贴。她隐瞒不报,将该账户变为“私人提款机”。从2017年至2021年,她分9次转账170余万元,用于理财、美容甚至房屋装修。首次作案时,她还假意写下“借条”自我安慰,试探监管底线。

低保户十年未收补贴:141元背后是3万家庭的绝望

72岁的低保户唐秋珍,每月仅靠940元低保金度日,却连续两年未收到每年70元的电费补贴。直到2024年巡察组介入,她才拿回拖欠十年的141元。这笔钱虽少,却是3万多户困难家庭的“救命钱”,而何艳的贪污金额相当于238个低保户全年收入总和。

整改风暴:清退54个“僵尸账户”,3.49亿补贴终到账

茶陵县开展专项整治,清理54个应撤未撤账户,追回458万元存量资金,并通过“一卡通”系统修正近4万条错误信息。2024年以来,全县发放长期滞留的惠农补贴3.49亿元,唐秋珍等困难群众终于拿到迟到的补助。

判决引发争议:贪污170万仅判五年,相较于民生危害,量刑被指过轻。类似案例频发——宁波干部4年贪污28次、江苏教育局官员7年受贿860次,凸显基层“慢性失血”式腐败的治理难题。专家呼吁修订刑法,对民生领域贪腐加重处罚,并推广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流向透明化。

当低保户的“电费钱”成了贪官的美容费,修补的不仅是制度漏洞,更是民心信任。此案警示:民生资金监管容不得“稻草人”,唯有“技术+制度+监督”三管齐下,才能让“何艳们”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