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战神徐达:徐达为什么能一路封神?
发布时间:2025-07-25 16:47 浏览量:1
1332 年,安徽凤阳永丰乡,徐达出生在一个“穷得连耗子都搬家”的佃农家庭。
• 正史:父徐五四,母陈氏,世代务农。
• 野史:徐达呱呱坠地时,屋顶突然飞来一只白腹锦鸡,绕着草屋连转三圈,村里老人直呼“凤凰转世”,于是给他起了乳名“锦哥”。
穷到什么地步?14 岁那年,他给地主刘德放牛,每天工钱只有两升糙米。可他就靠这两升米,练出了日后让万人胆寒的体格——每天赶着牛群跑 20 里山路,牛慢他快,久而久之练成“飞毛腿”。
1352 年,濠州城门口贴出“红巾军招兵”告示。
• 正史:徐达“仗剑从军”,成了郭子兴亲兵。
• 野史:他其实只带了一条扁担,上面用炭笔写了“杀鞑子”三个大字。朱元璋一眼相中:“这扁担够凶!”于是两人结为“扁担兄弟”。
那一年,他 21 岁,朱元璋 25 岁,一对穷兄弟自此踏上创业之路。
1355 年,朱元璋决定渡江打采石矶。
• 正史:徐达请缨为先锋,“率舟师乘风纵火,焚元战舰数百”。
• 野史:徐达把稻草人绑在船头,趁夜色点燃,元军以为神兵天降,吓得弃船逃跑。
这一战,朱元璋收获了南京的门户,徐达收获了“常十万”的外号——意思是给他十万兵,他能横扫天下。
1363 年,陈友谅率 60 万大军围攻洪都(南昌)。
• 战术细节:徐达先派敢死队半夜凿沉陈军粮船,第二天再亲率火船冲阵,一举烧毁敌舰 300 艘。
• 传说:陈友谅旗舰被火船撞中时,徐达站在船头大喊:“陈老板,你的外卖到了!”
三天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中箭身亡,徐达凭此战封神,朱元璋拍着他的肩膀说:“兄弟,以后你就是我的韩信!”
1367 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 25 万北伐。
徐达的手绘“攻略图”至今保存在南京博物院:
1. 先打山东,断元军左臂;
2. 再攻河南,锁死潼关;
3. 最后直捣大都(北京),关门打狗。
1368 年 8 月 2 日,大都城破,元顺帝连夜开北门狂奔回草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向北的统一,徐达用 300 天完成。
进城后,徐达下了三道命令:
• 一不杀百姓;
• 二不抢财物;
• 三不烧宫殿。
北京百姓一觉醒来,发现城头大旗已换,却连门都没破,直呼“徐菩萨”。
• 卫所屯田:徐达首创“战时打仗,平时种田”,全国设 329 个卫,自给自足,每年省军费 300 万石。
• 火器营:在南京设“神机营”,装备火铳、火箭、百子连珠炮,堪称 14 世纪版“重装合成旅”。
• 细节控:每门火炮出厂前,徐达亲自试射三发,不合格直接回炉。工匠们背后叫他“徐三炮”。
• 朱元璋赐宴,亲自给徐达倒酒:“徐兄,天下打下来了,你想要个什么官?”
徐达回答:“臣愿世世为陛下守门。”
一句话,既表忠心又避嫌,老朱当场泪目。
• 野史:朱元璋想把自己住过的吴王府赐给他,徐达连夜上表:“臣老寒腿,住大房子腰疼。”朱元璋只好把府邸改成“功臣庙”,让徐达和萧何、韩信做邻居。
• 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靖难时差点把朱棣打哭;
• 四子徐增寿,暗助朱棣被建文帝砍了,朱棣追封定国公,世袭到明末;
• 女儿徐妙云嫁给朱棣,生了明仁宗朱高炽,徐达成了“老丈人专业户”。
民间戏称:“徐达一闭眼,大明皇位姓朱,也姓徐。”
正史:洪武十七年(1384 年),徐达患背疽,病逝南京,享年 54 岁。
野史:朱元璋赐蒸鹅,徐达含泪吃完,当夜暴毙。
史家辟谣:背疽禁鹅肉是清代才流行的说法,明初并无此禁忌。但老百姓就爱看“狡兔死走狗烹”的剧情,于是蒸鹅梗越传越真。
真相可能很简单:连年征战,旧伤复发,医疗条件有限。英雄也会老,也会病。
• 朱元璋辍朝三日,亲自写祭文:“朕与徐兄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 南京紫金山南麓,墓前石马低首,石人持剑,象征“北伐归来,战马解鞍”;
• 北京故宫武英殿内,供奉徐达画像,每年冬至,皇帝亲自行礼。
民间传说:徐达墓前石马夜里会跑,专吃贪官的噩梦,吓得南京官员绕道走。
1. 南京城墙:现存 25 公里,砖上刻有“徐达”二字,600 年依旧坚固;
2. 卫所制:影响了明清两代兵制,甚至现代“生产建设兵团”都能找到影子;
3. 徐达烧饼:凤阳特产,外酥里嫩,传说徐达北伐时发明,一口一个“胜利的味道”。
从凤阳放牛娃到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用一生诠释了:
真正的战神,不只会冲锋陷阵,更懂得进退有度。
六百多年后,南京紫金山的风依旧吹过石马低首的背脊,仿佛提醒世人:
“功成之后,懂得刹车的人,才配得上‘英雄’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