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每一个“为平谷撑伞的你”
发布时间:2025-07-31 15:45 浏览量:1
面对汛情
平谷区各单位迅速响应
多方力量紧急集结
树立防汛抗灾“一盘棋”思维
以最快速度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抢修积水受损路段
到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工作人员日夜值守一线
用“辛苦指数”
换取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
书写了一个个
关于责任、勇气与温暖的故事
平谷关上村村民紧急转移
16岁少年逆行勇当领路员
在平谷区镇罗营镇的关上村,河流湍急,道路泥泞。事发当日,村民正扶老携幼往村外走,一名少年却逆行而上,为武警等救援力量带路。
“现在转移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体力不太好的、住在上头的村民,也在陆续往下走。”这名少年叫李梓辉,只有16岁,是一名准高中生。昨天清晨,河水漫入关上村,李梓辉一觉醒来,赶紧跑去村委会,套上荧光的应急马甲帮忙。他和其他网格员、志愿者被编成了十余个小分队,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村民做好转移的准备。
当天下午,村民陆续步行至村口,由公交车统一送到安置点。李梓辉的父母照顾着爷爷奶奶先行离开,他们叮嘱儿子:帮忙别添乱,要注意安全。
关上村是个大村,常住村民超过1000人,李梓辉从小在这里长大,对村里的地形和每家每户都极为熟悉。由他带路,消防、应急、森林公安、武警等救援人员能够顺利找到需要转移的村民,做到不重不漏。时间紧急,所有的镇村干部、志愿者和救援人员都没怎么吃东西。李梓辉的裤兜里揣着一只空空的矿泉水瓶——从早上5时到傍晚,他只喝了一瓶水。尽管已经非常疲惫,但这名少年依然坚守。“很多人来帮我们。今天一早,就有武警来了,他们没来得及吃早饭。”李梓辉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迷彩服,“希望我也能当兵,保家卫国,在群众困难的时候冲上去。”
穿行泥泞
暴雨中的生命接力
因持续强降雨影响,平谷北部山区多条主干道和支路因路面过水受损,全幅断路。但金海湖镇中心村一名54岁村民需要紧急前往医院进行透析治疗。
据了解,该名村民患有肾病,需每隔一日定时前往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上次透析是7月25日,本应于7月27日再次前往医院,恰逢连日暴雨无法前往。28日已是最后透析时限,且已出现水肿和身体不适,急需前往医院进行透析治疗。但出村的必经道路与桥梁断路,患者无法前往医院就医,家属紧急拨打救援电话求助消防人员。
区消防救援支队在接到群众求援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遣经验丰富的救援小队火速赶往现场。抵达后,发现道路桥梁已被洪水部分冲毁,形成深沟,通行存在风险。消防救援人员立即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联系,确认患者已在家属搀扶下转移至断路附近安全区域。“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消防人员迅速制定方案,毫不犹豫,决定通过附近陡峭小路绕行至对岸。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采用背抱和搀扶的方式,将患者小心谨慎地护送通过危险路段,避免二次伤害。
半小时后,患者被安全转移到消防车上,平稳安全转运至就近的消防站。待情绪稳定后,由消防站人员驾驶车辆护送至平谷区医院就诊。经过透析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脱离了危险期。
这场平谷“平急两用”
安置点内的
文明实践活动让人印象深刻
7月29日晚,区体育中心安置点内暖意融融,平谷榜样们正在这开展一场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为因强降雨转移安置的群众传递一份精神力量。
7月27日至28日强降雨以来,平谷区启用体育馆、酒店、学校、村委会、民宿等集中安置点40处,共转移12879人次。其中,平谷区体育中心作为“平急两用”设施,两小时内拆卸、安装了数百张折叠床,接收了镇罗营镇7个村庄的400多名村民。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安抚转移安置点群众情绪,区委宣传部对接区体育中心,为群众带去扑克牌等休闲物资,邀请平谷榜样志愿服务队进入安置点为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这场活动组织虽然比较仓促,但平谷榜样王晓悦、张红云、李克文即刻响应。王晓悦搜集了七彩阳光康复中心的手工材料,张红云精选了夏各庄文化服务中心的材料包、儿童绘本,京东大鼓平谷调非遗传承人李克文背上她的“行头”来到体育中心安置点。
在一间会议室临时充当的活动室内,榜样们耐心地教孩子们绘本和手工制作。原来略显局促的空间因书香和手工而变得从容,桌上提前摆放好了各种颜色的珠子、彩纸、胶水等材料,榜样王晓悦和手工老师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认真地制作着属于自己的作品。家长们有的坐在一旁耐心地陪伴,有的则是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活动现场温馨安静,用手工里的治愈力量驱散孩子们的不安。“从前,有一个稻草人……”张红云轻轻翻开绘本,用温柔的语调讲述着故事,现场气氛活泼又温馨。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则挑选了蕴含勇气与友爱的故事,让他们在字里行间找到对未来的期盼。用好书传递人间的温暖和力量,家长们看着孩子投入的模样,脸上都露出欣慰笑容。带着孩子住在安置点的家长们说:“这样的活动真好,孩子们不吵不闹,还能学到东西。”
在安置场馆内,李克文用手机伴奏为大家带来一段段东大鼓平谷调演绎,吸引现场400余名群众的观看。《春之韵》《送女儿上大学》《吃面条》等经典曲目响起,熟悉的旋律让不少观众跟着哼唱,更有《护旗英雄》等原创曲目让群众们耳目一新,直到手机里的伴奏全部唱完,群众还喊着没听够……榜样们笑着跟大家约定:“等大家返回家园,一定再给大家组织一场这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紧急救援
19名受困群众全部安全脱险
7月28日,一场紧急救援行动在北京市平谷区天云山景区与黄土梁村迅速展开。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黄松峪乡遭受到严重水毁,天云山景区及黄土梁村19名群众被困,情况紧急,亟待救援。
为了尽快转移群众,黄松峪乡迅速集结平谷区消防支队、昌平区消防支队、金海湖消防站、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五处及黄松峪专职消防队,队员们冒雨挺进,全力救援被困群众。
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救援时间,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五处工作人员负责在前方“开路”,利用挖掘机对道路上的落石、树枝等进行疏通,消防队员们则紧跟其后,赶往群众受困地点。
由于现场水流较大,给救援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为保障受困群众安全,救援队果断启用铲车作为救援载体,分三批深入天云山景区和黄土梁村展开救援,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19名受困群众全部被成功救出。
脱离险境的群众们纷纷向救援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感谢他们在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和高效救援,让大家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南独乐河镇网格员
及时发现险情 保障群众安全
7月28日14时33分,南独乐河镇南独乐河村网格员王彦荣在熊南路泃河桥进行防汛巡查时,突然发现桥体与路面连接处受洪水冲击严重受损,道路随时有坍塌风险,情况十分危急。
发现险情后,网格员王彦荣、董跃阳、陈淑萍第一时间通过网格员工作群和信息平台上报了有关情况。为防止周边行人和车辆发生意外,她们原地留守,耐心劝阻过往行人和车辆,并等待镇政府支援。
接到险情后,南独乐河镇迅速调度应急力量,镇村两级干部、网格员立马响应、赶赴现场。
15时,桥体周边群众及车辆就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应急机械也进场完成了封堵。
16时20分,桥梁与路面连接处最终发生坍塌!所幸网格员们发现及时、镇村处置妥善,此次突发情况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
发挥积极作用的不只是她们。入汛以来,南独乐河镇162名网格员化身排查员、宣传员、安全员,对河道堤岸、桥梁道路、低洼院落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并上报隐患20余处。通过网格群、上门走访等方式推送防汛提示5000余条,覆盖群众万余人次。
区委组织部在“七下八上”汛期期间,向全区3170多个网格群推送预报预警、安全提示,及时发布权威通知、命令动员、辟谣信息,指导网格员提升精细化工作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切实提高群众的防灾避险意识。
此次路面塌陷的快速处置,成功实现人员“零伤亡”,展现了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强有力作用,切实保障了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