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封狼居胥第一人:只活到23岁的霍去病到底有多牛掰?

发布时间:2025-07-29 23:33  浏览量:1

中国历史所有武将中,霍去病绝对是个特殊的存在。这哥们就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却能在史书上留下超级响当当的一笔。

十七岁披上战甲,二十三岁就匆匆离场,六年时间,他把能拿的军功几乎拿了个遍,还整出个 “封狼居胥” 的名场面,让后世武将一提起来就眼冒绿光,那么霍去病到底有多牛?

汉武帝元朔六年,漠南那片草原上,汉军和匈奴正打得热火朝天。这时候,汉军队伍里有个半大孩子,也就十七岁,身着铠甲,他就是霍去病。

当时霍去病也就是个骠姚校尉,说好听点是个军官,其实没啥实权,手下那点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可这小伙子胆儿肥,直接跟领导卫青说想带八百人出去闯闯。

卫青看着眼前这个外甥,心里犯嘀咕。这霍去病是自己姐姐卫少儿的儿子,算起来是亲外甥,而且还是汉武帝宠妃卫子夫的外甥,背景硬得很。但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孩子才十七岁,毛都没长齐,就敢深入匈奴腹地?

卫青犹豫了半天,可架不住霍去病软磨硬泡,那眼神里的一股子狠劲,让卫青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最终,卫青还是点了头,心里却做好了这八百人可能有去无回的准备,只当是让这孩子去历练历练,长长见识。

这事儿在当时看来,纯属脑子发热。匈奴骑兵那机动性,跟现在的跑车似的,在草原上撒欢儿跑,汉军那点骑兵没法比。而且深入敌后,那地方一马平川,连个躲的地儿都没有,这不就是送人头吗?

可霍去病偏不信这个邪,他带的这八百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亡命徒,一个个跟打了兴奋剂似的,跟着霍去病在草原上瞎转悠。

说也奇怪,霍去病就跟自带导航似的,在茫茫草原上居然没迷路。他凭着一股直觉,还有抓来的几个匈奴俘虏当向导,精准锁定了匈奴的一处营地。这营地看着不起眼,其实藏着不少匈奴的大人物,他们估计做梦都没想到,汉军居然敢摸到这儿来。

趁着天黑,霍去病一挥手,八百人跟饿狼扑食似的冲了上去。匈奴人睡得正香,有的还在做着抢汉朝美女财宝的美梦,就被一阵喊杀声惊醒。等反应过来,脑袋已经搬家了。霍去病身先士卒,手里的长枪舞得虎虎生风,一枪一个,跟扎稻草人似的。他那眼神,冰冷得像漠北的寒风,吓得匈奴兵腿都软了。

等打完收工,数数人头,居然杀了两千多匈奴兵,其中还有匈奴单于爷爷辈的籍若侯产,这老爷子估计活了大半辈子,啥大风大浪没见过,最后栽在一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手里,也是够憋屈的。更绝的是,连单于的叔父罗姑比都被活捉了,这罗姑比在匈奴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成了阶下囚,脸都绿了。

消息传回汉军大营,大伙儿都懵了。卫青看着被押回来的俘虏,还有堆成小山似的人头,半天没说出话来。这哪儿是来打仗的,这是来开挂的吧!

汉武帝更是乐开了花,在朝堂上拍着桌子叫好:“好小子,有种!” 立马下旨封他为冠军侯,食邑两千五百户,意思就是 “全公司就你最牛”。

勇冠河西走廊

公元前 121 年,十九岁的霍去病升了骠骑将军,这职位可不小,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了,任务是把河西走廊这块地给拿下来。

河西走廊这地方,相当于现在的黄金地段,左边是青藏高原,右边是蒙古高原,中间一条道,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必经之路。匈奴占着这儿,就跟在西汉家门口装了个摄像头似的,汉朝想和西域做生意,门儿都没有。而且匈奴还经常从这儿出兵,骚扰汉朝边境,抢点东西,杀几个人,然后拍屁股走人,气得汉朝皇帝直跳脚。

霍去病心里门儿清,这活儿不好干,但必须干成。他琢磨出个新套路: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绕后偷袭。以前汉军打仗,讲究排兵布阵,慢慢推进,跟匈奴打消耗战。可霍去病觉得,这都是老黄历了,对付匈奴这种游牧民族,就得用快刀斩乱麻。

他带着一万人,从陇西出发,一路狂奔。那速度,快得连自己人都跟不上。有时候手下的将领都快哭了,拉住霍去病的马缰绳说:“将军,歇会儿吧,兄弟们快累死了。” 霍去病眼一瞪:“歇什么歇,匈奴人还等着咱们送人头呢!” 说完一扬马鞭,跑得更快了。

他们翻过焉支山,这山海拔不低,山路崎岖,好多士兵爬到一半就吐了,可没人敢掉队。在匈奴地盘里跑了一千多里,终于碰上了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的部队。这俩王正在帐篷里喝酒呢,听说汉军来了,还以为是手下人谎报军情,骂道:“瞎嚷嚷什么,汉军还能长翅膀飞过来?” 话音刚落,霍去病就带着人冲了进来。

跟匈奴交手的时候,霍去病跟打了鸡血似的,冲在最前面。他那杆长枪,沾了血之后红得发亮,看着就瘆人。浑邪王和休屠王哪见过这阵仗,吓得魂都没了,赶紧上马就跑,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匈奴兵没了领头的,跟没头的苍蝇似的,四处乱窜。

就这么一顿操作,匈奴的浑邪王、休屠王这些头目被揍得鼻青脸肿,三万多匈奴兵没了,连匈奴的祭天金人都被他扛回来了。这祭天金人可是匈奴的宝贝,相当于汉朝的传国玉玺,现在被抢了,匈奴人的心都在滴血,比丢了地盘还丢人。休屠王回到王庭,被单于一顿臭骂,差点被砍了脑袋。

同年夏天,霍去病又来河西走廊 “加班” 了。这次他想跟公孙敖打个配合,左右夹击匈奴。结果公孙敖是个路痴,在草原上迷了路,转悠了好几天,连匈奴的影子都没看着。霍去病一看,得了,不等了,自己干!他带着人穿过居延泽,这居延泽是个大湖,夏天蚊子多得出奇,咬得人浑身是包,可士兵们谁也不敢吱声。

出了居延泽,直奔祁连山。祁连山那地方,地势险要,匈奴人以为汉军肯定不敢来,放松了警惕。霍去病又故技重施,搞突然袭击。这次更狠,又干掉三万多匈奴兵,抓了一堆匈奴贵族,光王就有五个,还有王母、王子、相国、将军之类的,加起来有五十九人。

经这么两折腾,河西走廊彻底成了西汉的地盘。汉武帝在这儿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个郡,也就是现在的河西四郡。这一下,不仅打通了和西域的通道,还把匈奴的右臂给砍了。匈奴人哭着唱:“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意思就是没了祁连山,他们的牛羊都长不肥了;没了焉支山,他们的姑娘连胭脂都没地方弄了,嫁不出去了。而霍去病,在匈奴眼里,就是那个最让人头疼的 “拆迁办主任”,专拆他们的家。

公元前 119 年,这一年霍去病才二十二岁,却已经成了汉军的顶梁柱。汉武帝看着地图,觉得匈奴这颗钉子不拔掉,睡觉都不踏实。于是大手一挥,派卫青和霍去病各带五万人,深入漠北找匈奴主力算账,这就是漠北之战。

出发前,汉武帝在长安城外摆了酒席,给两人送行。他端着酒杯对霍去病说:“去病啊,这次就看你的了,把匈奴人赶得远远的,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霍去病 “大声说:“陛下放心,不把匈奴打服,我就不回来了!”

霍去病的目标是匈奴左贤王部,这可是匈奴的精锐,相当于现在的王牌部队,战斗力超强,而且左贤王本人也是个狠角色,打了一辈子仗,经验丰富得很。在漠北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千里无人烟,连草都长得稀稀拉拉的。

霍去病带着人,饿了啃干粮,那干粮硬得能硌掉牙;渴了就找雪水喝,那水冰得刺骨;冷了就裹紧衣服,几个人挤在一起取暖。就这么硬生生跑了几千里,好多士兵的脚都磨出了血泡,一瘸一拐的,可没人叫苦。

有一次,一个士兵实在撑不住了,倒在地上哭着说:“将军,我不行了,你让我在这儿歇会儿吧。” 霍去病蹲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兄弟,再加把劲,前面就是匈奴的地盘了,到了那儿,咱们就能吃顿好的了。” 那士兵一听,眼里又有了光,挣扎着爬起来,跟着大部队继续前进。

终于,在狼居胥山附近,他们碰上了左贤王的部队。左贤王看到汉军,先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汉军居然能跑到这儿来,随后就露出了狞笑:“来得好,正好让你们有来无回!” 一场恶战就此爆发。

霍去病一声令下,汉军骑兵像潮水一样冲了过去。匈奴人也不是吃素的,立马组织反击。刀光剑影,人喊马嘶,整个草原都被鲜血染红了。霍去病在战场上就像个疯子,哪里打得最激烈,他就往哪里冲。他的战马被匈奴人的箭射中了,他就跳下来,换一匹继续打;胳膊被砍了一刀,流了好多血,他咬着牙,用布一裹,接着厮杀。

士兵们看着将军都这么拼命,也跟着热血沸腾,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以一当十。左贤王越打越心惊,他发现这伙汉军跟以前遇到的不一样,太能打了,而且那个领头的年轻将军,简直是个不要命的主儿。打着打着,匈奴兵有点扛不住了,开始往后退。霍去病一看,机会来了,大喊一声:“兄弟们,冲啊,别让他们跑了!”

一场恶战下来,汉军跟切菜似的,杀了七万多匈奴兵,还抓了八十多个匈奴头目,左贤王带着剩下的几百人,狼狈不堪地跑了,连自己的王印都丢了。

打完仗,霍去病站在狼居胥山上,看着脚下的草原大手一挥,让人堆起石头,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又在旁边的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这就是 “封狼居胥”,从此之后,这就成了武将的最高追求。

漠北之战后,匈奴彻底怂了,往漠北深处跑,再也不敢轻易来骚扰西汉边境。西汉的北边,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老百姓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晚上能安安稳稳地睡觉,白天能安安心心地种地,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打仗套路有多野

霍去病能这么牛,不是光靠运气,他打仗的套路是真野,野得让匈奴人摸不着头脑。

他有个理念:“打仗就得吃敌人的,用敌人的”。深入匈奴腹地的时候,他从不指望后方送补给,那玩意儿太麻烦,还容易被匈奴人劫了。他直接抢匈奴的粮草物资,匈奴人辛辛苦苦养的牛羊,储存的粮食,还有酿的酒,全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士兵们一边吃着匈奴的烤肉,一边喝着匈奴的酒,一个个红光满面,战斗力飙升。这招太狠了,既减轻了自家的后勤压力,又能让部队跑得飞快,出其不意地揍敌人。匈奴人哭着说:“这哪是打仗啊,这是来抢东西的!”

他还特会玩 “闪电战”,知道匈奴骑兵能跑,他就比匈奴跑得更快。别人打仗,讲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倒好,粮草啥的都不管,带着人就往前冲。经常绕到匈奴屁股后面,冷不丁给一刀,匈奴人到死都不知道哪儿来的敌人。

有一次,匈奴的一支队伍正在河边喝水,刚把头盔摘下来,准备歇歇脚,霍去病的骑兵就从天而降,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多匈奴兵连武器都没来得及拿,就成了刀下鬼。

而且霍去病这人,情报工作做得特别到位。他知道,在草原上打仗,没情报就等于瞎转悠。出兵前,他把匈奴的地盘、兵力部署、首领性格啥的摸得门儿清,跟匈奴俘虏聊天,那是嘘寒问暖,就差认干爹了,目的就是套情报。

有个匈奴俘虏被他感动得稀里哗啦,把匈奴的军事机密全说了出来。打仗的时候,他还随时收集情报,只要发现情况不对,战术说变就变,灵活性超强。匈奴人本来都布好阵了,等着他来攻,结果等了半天,发现他绕到另一边去了,气得直跺脚。

他还特别会鼓舞士气,知道怎么让士兵们跟着他拼命。每次打仗前,他都会说:“兄弟们,前面就是匈奴的营地,里面有金银财宝,有美女,只要打赢了,大家随便抢,朝廷不追究!” 士兵们一听,眼睛都亮了,一个个跟狼似的往前冲。

霍去病从不搞特殊化,士兵们吃啥他吃啥,士兵们睡地上他也睡地上,士兵们受伤了,他还会亲自去看望,给他们上药。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着他,觉得跟着霍将军,不仅能打胜仗,还能吃香的喝辣的,就算死了也值。

公元前 117 年,霍去病没了,才二十三岁。关于他的死因,说法很多,有的说是打仗受伤,落下了病根;有的说是在漠北喝了不干净的水,中了毒;还有的说就是天妒英才,老天爷看不惯他太牛了。不管怎么说,这么年轻就没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汉武帝听到消息的时候,正在批阅奏折,手里的笔 “啪嗒” 一声掉在了地上。他愣了半天,然后嚎啕大哭,像个孩子一样。要知道,汉武帝可是个硬汉,一辈子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从没这么失态过。他下令,给霍去病举行最高规格的葬礼,让铁甲军从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为他送葬。还把他的坟修成祁连山的形状,意思是 “这哥们儿的功劳,就跟祁连山一样大”,让后人永远记住他。

霍去病虽然活得短,但他的影响可不小,大到能改变历史走向。他保住了西汉的安全,让中原和西域能好好打交道。以前西域各国都被匈奴欺负,不敢跟汉朝来往,现在霍去病把匈奴打服了,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者来长安,跟汉朝建交,还带来了各种特产,像葡萄、苜蓿、胡萝卜啥的,丰富了汉朝人的餐桌。汉朝的丝绸、瓷器、茶叶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让世界知道了东方有个强大的汉朝。

霍去病“封狼居胥” 的事迹,成了民族的精神符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往前冲。后来的好多武将,都把他当成偶像,做梦都想跟他一样,建立不朽的功勋。岳飞小时候听了霍去病的故事,就立志要精忠报国;文天祥在监狱里,还想着要像霍去病一样,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李白说:“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杜甫说:“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霍去病就是个传奇。年纪轻轻干出这么多大事,用短暂的一生,把自己活成了历史上最亮的那颗星。他就像一颗流星,虽然一闪而过,却留下了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