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男子尿毒症去世,医生心酸:把3样当饭吃,肾脏再好也扛不住
发布时间:2025-08-15 11:55 浏览量:3
45岁,正是男人一生中最能扛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白天在单位是顶梁柱,晚上回家是顶锅盖。可就在前几天,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里,一个45岁的男人,悄无声息地走了。尿毒症终末期,透析也救不回来。
医生在病历上写着“慢性肾功能衰竭、重度贫血、电解质紊乱”,但他在最后那几天,嘴唇发紫、眼神呆滞、四肢浮肿,像极了一个淹在水里的稻草人。是的,就是“水”,因为肾脏坏到身体排不出水,整个人会泡在自己的代谢废物里,被“毒死”。
这个男人,肾原本没问题。他不是天生肾病,也不是遭遇急性中毒。他的问题出在——吃出来的慢性伤害。医生摇头叹气:这三样东西,他当饭吃,肾脏再好也扛不住。
不是普通的咸,是“咸得上头”的那种——咸菜、腌肉、泡椒、辣条、豆瓣酱,几乎顿顿离不开。早上咸蛋配白粥,中午泡菜拌米饭,晚上喝个小酒还得来点卤味。
你以为咸只是升血压?不,长期高钠饮食会让肾小球压力升高,导致慢性肾单位硬化。简单说,肾脏就像一个过滤网,你越让它“高压运转”,磨损越快,最后网破了,蛋白质漏出来、毒素排不出去,慢性肾衰就开始了。
2023年《中国慢性肾脏病防治报告》指出,我国成年人中,每天摄盐量超过推荐值(6克)的比例高达79%。其中,男性在40岁后,肾功能年均下降速度几乎是女性的两倍。
别以为“甜”对肾没伤害。高糖饮食直接拉升胰岛素负担,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紊乱,最终发展为2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正是导致尿毒症的头号元凶。
这个45岁的男人,早在5年前就查出空腹血糖偏高,医生建议控制饮食、规律运动,他嘴上答应,手上还是“奶茶+蛋糕”一套一套的。医生看病三分治七分靠你自己,嘴上说改,身体可骗不了。
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肾病早期没症状,等到尿蛋白出现、肌酐升高,肾单位已经死掉一半以上了。而死掉的肾单位,一个都回不来。
肌酐这个词听着陌生,其实就是“身体代谢的废物”,正常靠肾脏排出去。肌酐升高,就是肾脏负担太重、过滤能力下降。一个人肌酐从90升到200,可能用5年;从200到600,只要半年。肾病的曲线,是陡降,不是平滑。
这里说的浓,不是汤浓,是味道浓、调料重、加工复杂、油炸辛辣这类食物——火锅、烧烤、重口味下饭菜。
这类食物高蛋白、高嘌呤、高磷,吃得多,身体代谢废物增加,肾脏工作量成倍上升。这就像让一台洗衣机天天洗泥巴衣服,不出半年电机就烧了。
医学上有个词叫高磷血症,意思是体内磷太多,排不出去,会跟钙结合,沉积在血管、骨骼和肾脏里,导致血管钙化、肾硬化。一旦形成,透析也清不干净,肾功能几乎无药可救。
一项2022年发表于《中华肾脏病杂志》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所有尿毒症患者中,有72.1%的人,日常摄入蛋白超标,其中多数来自高加工食物和烧烤火锅。
不是不能吃,是不能当饭吃。不是不能偶尔放纵,是不能天天当习惯。
很多人对肾病有个误解,以为“腰不痛、尿不泡沫”就是肾没事。肾脏是最沉默的器官之一,80%的肾功能丧失前,都没明显症状。
你可能也听过“早期肾病五不痛”:不痛、不痒、不尿血、不水肿、不疲惫。但这五个“不”,并不是“没事”,而是“太晚才知道”。
如果你有以下这些情况,要警惕:
· 尿泡沫多,久久不散
· 夜尿增多,一夜三四趟
· 眼睑浮肿,早晨明显
· 血压升高,控制不住
· 检查发现尿蛋白、肌酐偏高
这些都可能是慢性肾损伤的前哨信号。肾病不像感冒,靠“扛”是扛不住的。你越扛,它越沉默,等到症状明显的时候,就快要上透析了。
透析是什么?是把你的血抽出来,过滤废物,再打回身体里。每周三次,一次四小时。不是治病,是维持生命。
一个肾衰竭患者,一年透析费平均十几万元,而且终生不能断。你以为医保能全报?错,大部分还得自掏腰包。而且透着透着,你可能还得换肾。肾源难求、排异风险高,换肾不是新生,是重负。
预防肾病,最具体的建议,不是口号,而是这些:
第一,盐别超过6克。怎么量?一啤酒瓶盖约等于6克盐,三顿饭加起来,盐别超过一瓶盖。如果你吃的是外卖、加工腌制品,那就更要减。
第二,定期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尤其是40岁以上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每年查一次尿蛋白、肌酐、尿素氮,这是最直接的“肾健康体检”。
第三,蛋白质适量。别迷信“多吃肉补身体”。普通人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8克蛋白就够了。60公斤的人,一天吃50克蛋白质就够,相当于一块手掌大的瘦肉+一个鸡蛋。
第四,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肾病的“隐形杀手”。长期高压会让肾小球硬化,就像水管压力太大会破裂。医生建议目标是收缩压控制在130以下、舒张压控制在80以下。
第五,别乱吃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止痛药、减肥药,很多都对肾有毒。尤其是长期吃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止痛的,肾脏慢性中毒风险极高。
吃出来的病,真的很难医。肾脏不像肝,坏了还能再生;肾坏了,就真坏了。
一个病房里的故事,讲给千万人听。不是为了恐吓,而是提醒。
这个45岁的男人走了,他的家人还在医院走廊里哭,孩子刚上初中。医生说,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肾病不会挑人,但它专找不把吃当回事的人。
你嘴里那点“咸香”“甜辣”,可能是肾脏的“催命符”。你觉得它好吃,它却在悄悄吃掉你。
请你不是你扛得住,而是你还没累垮;不是你现在没事,而是你还没查出来。
别等到透析床上才懂得节制,太迟了。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中国慢性肾脏病临床现状及防治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23,62(4):289-294.
[2]李建华,周平安.高磷饮食与慢性肾脏病进展关系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6):447-452.
[3]张静,刘秀梅.中国成人高盐饮食现状分析与干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3):345-350.
- 上一篇:长沙会战29条冷知识
- 下一篇:你凝视人性深渊,它也在凝视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