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检查!吉林省落网一“老虎” 学历高,升的快玩的花
发布时间:2025-05-15 23:36 浏览量:6
“贪官们,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听说某位干部刚在办公室喝完茶,纪委的‘茶’就送到了,还是‘特供’的!
想知道这位‘茶友’是谁?别急,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保准让你拍手称快!”。
4月18日 ,吉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明涉嫌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调查
从官方公布的赵明图片来看:他衣着得体,剪了个干练的头发,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有精神。没想到竟然搞贪污腐败。此次被查属实是大快人心!
资料显示:赵明1968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位落马官员的官场沉浮
赵明最早在长春市委办公厅当差,先是在综合二处当处长,后来又调到综合一处接着当处长。这两个处室可不简单,专门给市领导写材料、出主意,相当于市委的“笔杆子”和“智囊团”。在这两个岗位上干了几年后,组织上又调他到朝阳区当政法委书记,那可是要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处理矛盾纠纷的活计。
2017年是个转折点,赵明回到市委办公厅当副主任,后来又升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办公厅主任这个岗位可不容易,既要管好机关的吃喝拉撒,又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就像个“大管家”。到了2021年12月,他当上了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既要抓党建工作,又要管新闻宣传,那段时间长春的新闻报道和城市宣传都有不少新变化。
2024开春刚调任省文联当主席,这可是个文化人的岗位。要我说啊,从给领导写材料起步,到处理群众问题,再到管机关事务,现在又去抓文艺工作,这三十来年把党政机关的重要岗位都历练遍了。从“改革先锋”到“被查对象”,只在一纸通报之间,权利这种东西用好了,可以推动一方发,用歪了就会遭到反噬,让自己万劫不复。
赵明案撕破了文化人清高的遮羞布,印证了柳宗元那句“君子之伤,君子之守”——真正的坚守不在身份头衔,而在骨头里的敬畏。当他用文联主席的印章给利益交易盖章时,可还记得齐白石“不叫一日闲过”的匠人精神?当他将艺术殿堂变成权钱市场时,可还读得懂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初心?文艺界的腐败,腐掉的不仅是几个项目资金,更是老百姓对“真善美'的信仰!”
还请党员干部们记住:廉洁自律不是挂在墙上的奖状,而是刻进骨子的铁规矩;组织监督不是摆设的稻草人,而是永远带电的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