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中小学生究竟要读多少本经典名著(含暑期书单)

发布时间:2025-07-21 01:19  浏览量:1

经典名著是中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重要内容,每学期、每个假期,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有的还需要写“学程”。那么,老师是凭自己的喜好向学生推荐名著的吗?古今中外,有那么多经典名著,中小学生究竟应该读哪些?有没有官方的说法? 目前,语文老师推荐经典名著主要是两个官方依据,一是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这两个《课标》,二是部编版语文教材。

《课标》推荐

小学和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推荐的书目有:小学阶段主要是阅读童话、寓言、故事、童谣和儿童诗歌,初中阶段的阅读重点是长篇名著。上面的书目中,除了《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和《伊索寓言》是带书名号的特定著作,其他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中外历史故事,《课标》没有具体指定哪一本,需要家长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版本。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高中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推荐的书目有:从高考和名著的联系的角度讲,除了北京卷几乎年年考《红楼梦》,全国卷似乎考名著考得少,但并不是不考。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便考了《红楼梦》,其作文题要求以“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为材料,写一篇作文。刚刚结束的今年全国二卷的阅读题则考了《儒林外史》。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儒林外史》在《课标》中列为高中书目,在教材的“整本书阅读”中却列为初中书目,且是中考必考,而今年高考又考了《儒林外史》。因此,全国高考卷并不是不考经典名著,不但考,还会考初中读过的名著。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考查《儒林外史》 中华书局“学生版”《儒林外史》
高中名著阅读还应当关注“文化经典著作”和“语言文学理论著作”这两类。文化经典著作,高考全国卷主要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如2024年的阅读材料选自《史记·魏世家》和《史记·留侯世家》;北京卷则在简答题或微写作中考查《论语》。语言文学理论著作,相比小说、散文,理论性强,语言文字更有难度,阅读时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学生对这类著作往往望而却步或容易忽略它们。但高考第一道阅读题恰恰考查的是这类论述类文本,而且经常以多材料、非连续的形式出现。如今年全国二卷的阅读材料选自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北京卷选了两篇关于语言学习的文章。

教材指定

部编版语文教材是根据《课标》来编写的,在教材中有对应《课标》推荐名著的板块,体现在小学教材中是“快乐读书吧”,体现在初高中教材中是“整本书阅读”。但通过比对发现,教材书目和《课标》书目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如小学阶段有50%的书不在《课标》书目中。初中教材“整本书阅读”的书目有3本不是《课标》内的。高中教材的“整本书阅读”只有《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两本书,《乡土中国》不在高中《课标》书目中。那么,到底是以《课标》为准呢,还是以教材为准?

到底读哪些?

《课标》和教材推荐的名著,每一本都是经典,都值得我们反复阅读。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优先读哪些?只能说,在不同的学段,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取舍,建立优先级别。小学阶段,由于国家实施“双减”,小学生有相对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建议教材“快乐读书吧”的书目都尽量去读,然后扩展到《课标》书目。需要注意的是,“快乐读书吧”推荐了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但其实在《课标》中《西游记》和《水浒传》是初中书目,《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是高中书目。那为什么小学教材要求读四大名著呢?这里是有所区别的:初高中阶段要求读原著、读整本书,小学阶段并无此要求。部编版小学教材将四大名著选作课文时也是做了改编或删节的:四大名著体量大,需要一定的阅读背景,语言半文不白,小学生读原著有难度。如果孩子阅读能力强,能读下去原著就鼓励他读原著,如读不下去不要强求,不必有负担,可以让他读改编版、少儿版,主要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为初高中阅读原著打下基础。重要的是开始读,保留孩子的阅读兴趣,千万不要用原著吓跑孩子。中华书局“少儿彩绘版”四大名著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初中阶段有升学的实际情况,教材“整本书阅读”要求的12本名著也是中考必读,因此这12本名著毫无疑问应该优先阅读,有余力再拓展到《课标》其他书目。这里强烈建议还要加一本《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的文言文篇幅适当,文字属于“浅易文言文”,并且包含了众多常用的实词、虚词和文言语法现象,是特别适合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部编版教材在未修订之前,《世说新语》是九年级“名著导读”单元的自主阅读书目,修订后的教材整体去掉了“自主阅读”板块,但众多语文老师依然推荐学生读《世说新语》,因为它对学习文言文实在大有裨益,可谓“文言文第二教材”。《世说新语》还是历年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的常客,被称为“中考文言文命题库”,基本上每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都会选《世说新语》里的篇章作为文言文试题的阅读材料。中华书局《世说新语(中学生版)》高中阶段,《红楼梦》和《乡土中国》是教材“整本书阅读”唯二的的两本名著。《红楼梦》与高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乡土中国》高考从未直接考过,但它属于阅读难度较大的论述类文本,阅读这本书对提高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这两本书是高中阶段的必读书。如果读起来有困难,或抓不住重点,可以借助阅读指导书: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从与高考的密切程度看,还有一本书不得不提,那就是《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中的文章类型和阅读难易程度都与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相匹配,包含了各种考点,学生读《古文观止》能大大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有助于高考文言文拿高分。这也是很多全国重点高中语文老师极力推荐《古文观止》的原因。中华书局“学生版”《古文观止》

怎么选书?

市场上在售的经典名著非常多,很多家长觉得这些书大部分是公版书,内容都一样,选价廉的最划算。其实不是这样。给孩子选书,最重要的是选“版本”。同样是公版书,每个出版社对它的编辑加工是不一样的。比如四大名著,有的有注释,有的没注释;有注释的话,是为普通读者注的还是专门为中小学生注的?如果是古文,译文是否准确?讲解是否到位?这些辅助功能对孩子能否真正读懂名著影响非常大。外国名著,有的版本署名“某某编”或者干脆只有外国原著的作者,没有中文译者,这样的书一般都不是从外版原著一字一句翻译过来的,而是直接用几个现成的中译版“拼凑”“整合”出来的,经过二手、三手甚至四五六七手加工后,你读到的文字可能与原著的意思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选外国著作,一定要选封面上明确写有“某某译”的。另外,有了译者,还要看译者的水平如何,是从原版直译的还是从别的语言转译的,翻译时选用的原版是不是靠谱……还有装帧设计的问题,有的书为了节省成本,字号很小,行距很窄,每一页的文字排得密密麻麻,阅读体验感极差,最重要是会伤害孩子的视力;有的印刷油墨不是环保油墨,闻起来有刺激性气味……这样的书虽然价廉,但显然得不偿失。中华书局的“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专为学生设计,所收入的经典名著版本精良。古典名著选用经中华书局严谨点校的版本,注释详细,译文准确,讲解言简意赅。外国名著的底本使用国外知名出版社的原版书,采用老一辈翻译名家和中青年优秀翻译家的中译本,译文忠于原著,准确、流畅、优美,文下对难字注音注释,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针对不同的名著和学生的阅读需求,还配有“导读”、读书记录卡、中高考《名著阅读知识点梳理与检测》或《专题学习》。在装帧设计上,字号大,版式疏朗,采用优质轻型纸环保印刷,减轻书包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