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评锐见丨“善意提醒”变“信用恐吓”?电信催缴短信何以如此不善意

发布时间:2025-08-01 04:34  浏览量:1

· 新闻回放 ·

近日,市民徐女士在微博上晒出的一条电信宽带“欠费催缴”短信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短信显示,因欠费已逾期,徐女士身份证信用材料可能将无法购买高铁、机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影响子女求学、支付宝收付款使用等。

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尚未将这部分内容纳入到征信中,“假如有欠费,只要把钱缴了,问题是不大的。短信主要起到善意提醒的作用,可能各个网点在操作过程中会有所不同。”

——温州都市报

“善意提醒”变“信用恐吓”?

电信催缴短信何以如此不善意

□林婧

“太离谱了”“动不动就拿征信说事”……网友们在新闻底下吵翻了天。只听说“老赖”会被限制出行、限制高消费,难道家里宽带欠费未及时补上,我们都成“老赖”了?这哪里是善意提醒,分明是披着“善意”外衣的恶意施压。

花钱买宽带服务,用完了按时交钱是应该的,欠费了企业来催,这动机也无可厚非。然而,动机合理并不意味着手段就正当。上述短信中提到的那些限制,根本就不是企业能说了算的。在我国,个人征信怎么认定、失信了受什么惩戒,有着严格的规定。电信作为通信运营企业,没有权力说用户失信了,还限制用户这限制用户那的。这种把征信当成“稻草人”吓唬用户的做法,已经涉嫌侵害用户的合法权益了。企业拿“无法购买高铁票”“影响子女求学”等话当作催缴手段,不光是对用户的冒犯,更在透支大家对它的信任。

真正的善意提醒,得心里装着用户,用合法、合理又有人情味的办法,而不能用恶意、威胁那套。如在用户刚欠费时,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及时提醒,好好说一声,“您家的宽带欠了X元钱,尽快缴上别影响使用”,这不比吓人强?要是用户还没缴费,那就按照合同约定,先把服务停了,待用户补缴后再开通。真碰上恶意欠费还欠得多的,企业可以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与其用虚假威胁的“善意提醒”吓唬人、消耗信任,不如用贴心周到的优质服务赢得用户的理解,让催缴回归真诚与理性,也让用户更满意、更舒心。

可谓:

宽带欠费成“老赖”?

高铁子女全牵连。

善意若裹威胁馅,

不如真诚换笑颜。